本文解析了杜甫《羌村三首·其一》中“出郭相扶将”这句话中“将”字的含义,探讨了诗句的背景与意境,并分析了其艺术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层情感和艺术价值。
“出郭相扶将”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羌村三首·其一》,原文是:“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注。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出郭相扶将,入郭相扶将。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这首诗描写了杜甫晚年归家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家庭生活的眷恋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将”字的含义
在“出郭相扶将”这句话中,“将”字的意思主要有两种解释:
- 扶持、搀扶:这里的“将”字可以作为动词,表示扶持、搀扶的意思。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出城时互相扶持,进城时也互相扶持”,表达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和扶持。
- 将要、即将:另一种解释是将“将”字理解为“将要”或“即将”的意思。这种解释下,整句话可以理解为“出城时即将互相扶持,进城时也即将互相扶持”,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准备。
诗句的背景与意境
杜甫的《羌村三首》写于安史之乱后,诗人经历了战乱和漂泊,终于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家人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他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
“出郭相扶将”这句话描绘了诗人与家人一起出城、进城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扶持的精神。无论是将“将”字理解为“扶持”还是“将要”,这句话都传递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
诗句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歌以写实见长,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深刻的情感。“出郭相扶将”这句话通过简单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这种细腻的描写方式,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此外,这句话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出城与进城,象征着诗人从动荡不安的外界回到平静安宁的家庭生活。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突出了诗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总结
“出郭相扶将”这句话中的“将”字,既可以理解为“扶持、搀扶”,也可以理解为“将要、即将”。无论是哪种解释,这句话都表达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这句话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